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撰写年度的学位点建设总体情况,包括学科方向布局、师资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建设成效、经费投入等的总结性概述。
2020-2021年度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生态学学位点进一步优化学科架构、凝练学科内容,确定新的生态学科建设口径,加强学科实力,深化学科内涵,推进交叉融合,形成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修复生态学4个生态学二级基础主干学科方向,并建成2个特色学科方向:流域生态学和生物演化与古生态学。6个学科方向融合交叉、互相支撑,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围绕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学科方向均形成了由国家级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省部级各类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高层次教师队伍,队伍结构合理、奋进高效。同时,不断优化团队建设制度和举措,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有机融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增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个,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以及培育省创新团队1个,新增省部级人才2人,引进国内知名的以杰青、东陆特聘教授、青千为代表的高层才人才数名以及优秀青年博士10余名,进一步夯实了研究队伍建设基础。注重教师的师风师德培养,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先进教师典型的榜样示范效应。
在平台建设方面,新增省级科研平台或野外研究观测站4个,在建科研平台持续获得支持,很好地支撑了6个学科方向的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学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Functional Ec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高水平期刊上。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制度不断优化,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全过程监控与管理。同时规范导师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严格落实导师责任制,明确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要求,不断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将研究生思政教育、奖助评议、权益保障、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术训练等进行有机结合,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0-2021年学科建设共计投入经费1989.12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投入967.59万元,地方资金投入1021.53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生态学再次上榜。生态学学位点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为生态学再次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及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人才培养
撰写年度的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课程设置,导师的教学类成果,研究生科研、竞赛成果,学位论文的评奖评优;学位点招生、毕业、授位、就业情况;研究生的国内外交流;奖助学金情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始终坚持把培养高质量人才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6个学科方向内容设置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程,由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和科研人才领衔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进行授课,部分课程如高级生态学、生态科学进展等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以及企事业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参与教学,力求向学生讲授生态学学科领域前沿的科学与技术知识。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举办植被生态与植被地理“云端”沙龙,引入秦大河院士领衔主讲《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聘请加拿大湖泊—流域生态管理专家Hugh MacIssac教授开设《湖泊生态与流域管理》,扩展学生视野,为学生带来生态学前沿和交叉领域知识。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推进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教师的科研工作,不断推进科教融合,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教学成果《“一点两线三平台”,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第九届云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编的《植物生态学》(第3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系全国生态学学科唯一获奖教材。新增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建设《人类与生态文明》国家精品课程、《景观生态学》和《科研道德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种群动态调查仿真实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课程《跨境水资源管理教学案例库》、《水土保持技术案例库》获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立项。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云南赛区比赛暨第四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优秀奖1项。《生态学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虚拟教研室》获省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立项。
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热情高,所取得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2020-2021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40多篇,获得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省级创新创业成果奖。202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51名,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32名,招收硕士研究生137名,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52名,形成了一支由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领衔,各类省部级人才为骨干的导师团队。授予博士学位4人,授予硕士学位54人,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0%,主要的就业单位为科研设计单位、教育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硕士毕业生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探索研究生“国际-国内联合培养”模式,与加拿大、瑞典等国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加人才培养项目“中加联合水生态及流域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多名博士、硕士赴境外学习,接受国际-国内联合培养。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并做报告或通过墙报展示科研成果。国家奖助学金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位点除了拥有高层次导师团队以及高水平科研平台外,还不断优化培养制度和方法,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全过程监控与管理,严格贯彻落实《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生态学与环境学院硕士指导教师选择研究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规范导师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明确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和学位论文要求,建立预审、盲审制度,形成了导师、校内外专家、学位委员会专家等多级审核体系,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交流的管理规定,加强研究生课堂纪律及学术道德规范等。同时,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工作队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研究生思政教育、奖助评议、权益保障、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术训练等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上述举措,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保证,且研究生对于培养支撑条件、管理服务等的满意度较高。
三、师资队伍
撰写年度的师德师风建设总体情况,专任教师队伍情况,主要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博士后、科研助理、外籍专任教师情况。教师担任的国内外重大项目负责人,重要学术组织任职情况,教师参加的本领域重要学术交流。
学位点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将教师党支部建成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带动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以优良党风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榜样效应,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推动师德规范转化为内在信念,创新教师教育评价考核监督机制,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高层次教师队伍。
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正高级30人,副高级35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67人,年龄主要分布在36-45岁。通过实施校内外同步的“东陆人才计划”和“青年人才培优计划”等,引育并举,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植物生态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为李庆军研究员(杰青),学术骨干包括高江云研究员、邓敏教授、耿宇鹏教授、申仕康教授、赵建立副研究员等省级高端人才;动物生态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为肖蘅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生物学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学术骨干包括陈明勇教授、曹林研究员、孙艳波研究员、陈礼强研究员、韩鹏研究员等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景观生态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为陈利顶研究员(杰青),学术骨干包括程晓莉教授、张志明教授、武瑞东教授、卢蒙教授、吴建平教授等省级高端人才;修复生态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为段昌群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术骨干包括杨海军教授、张国盛教授、刘睿教授、常军军教授、潘瑛副教授等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湖泊与流域生态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为何大明研究员(欧亚科学院院士,云南省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学术骨干包括谢平研究员、张虎才研究员、胡金明研究员、李艳玲研究员、王海军研究员等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古生态与生物演化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冯卓研究员(优青),学术骨干包括毕顺东研究员、郭庆军研究员、丛培允研究员、马晓娅研究员、刘煜研究员等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共有25名博士后在站开展科研工作,建立了吸引博士后人才的良性机制体制和科研平台,博士后人数增幅明显。先后聘请了12名科研助理,助力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聘请1名专业类外籍专任教师开展学生培养工作。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2项,其他国家级项目40余项,在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重点项目在内的项目多项。教师担任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Plant Diversit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ournal of Plant Ecology、The Innovation、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湖泊科学等国内外相关高水平期刊的副主编、编委,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教师参加Japan Geoscience Union (JpGU) Meeting 2020、WATER TALK、中国生态学大会、第十五届景观生态论坛、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云南省植物学会第一届古植物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理学会(西南地区)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等国内外重要的科研与教学研讨会并做大会或专题报告,彰显了学科影响力。
四、科学研究
撰写年度教师的国内外重要科研类获奖,公开出版的专著,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牵头建设的国家或省部级科创、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及到校经费,主办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以及其他体现本学位授权点科研水平的数据。
学位点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张喜光教授等获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段昌群教授等获得2021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冯卓研究员等获得2020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这些奖项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为解决生态学领域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公开出版《美丽云南建设》、《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综合削减与区域生态格局优化》、《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等专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在生态学与环境科学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包含在Natur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Functional Ecology等领域内高水平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国际合作论文25篇,支撑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稳定位于ESI前1%。牵头新增云南省高校土壤生态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亚洲象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白马雪山复合生态系统垂直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研究平台,与云南建投联合成立"高原湖泊治理与研究中心"校企平台。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持续获得支持建设。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云南植被志》研编及云南植被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高原湖泊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到校纵向科研经费57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660余万元,很好地支撑了研究生培养工作。
五、服务社会
成果转化或咨询服务情况,智库建设,服务地区社会的标志性成果及其他体现本学位授权点社会服务成效与特色的数据或典型案例。
学位点教师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到校金额550余万元。段昌群教授领衔的“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作为高校智库A类入选中国核心智库、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围绕《云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8条建议被采纳,为十四五云南省抓住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关键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发挥了推动作用。新建设一个省政协委员工作室和一个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陈明勇教授担任全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北迁”劝返专家组组长,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委等部门开展追踪和科学保护,经数月努力,象群于2021年10月成功返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内,人象平安,为世界生物学大会(COP15)提供了典型案例,同时积极推动“亚洲象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为亚洲象的保护提供云大智慧。作为通海县政府技术支撑单位和智库,谢平研究员带领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高原湖泊研究院与县政府深度合作,深入了解已成为舆情关注重点的杞麓湖的污染及治理难点、痛点并编制湖泊生态修复治理可研报告一份获得省政府批准,争取到项目资金3.7亿,并推动成立杞麓湖湖泊研究中心。张虎才教授开展教案杞麓湖、泸沽湖等湖泊的科技咨询服务,为湖泊保护提供了建设性的科学建议。针对生物入侵这一西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之一开展研究和科技攻关,形成了针对紫荆泽兰、桔小实蝇、白背飞虱等重大入侵有害生物灾害形成和防控的系列标志性成果,为我国西南地区防控生物入侵,保证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在省委党校、省委直属机关党校等10多个单位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与云南绿色发展”等主题进行宣讲或中心理论学习组辅导,听众达2000多人次,为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思想引领。先后接受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围绕“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北迁”、滇池污染防治、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中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进行专业解读,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树立了良好的云大形象。
六、不足与短板
尽管近年来学位点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取得了实质进步,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获得了突破或显著成效,但学位点建设和发展仍存在以下不足与短板:
(1)高质量教学成果有待取得突破。尽管学位点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出版的教材荣获国家教材建设奖、建成数门优质课程,但国家级高质量教学成果奖有待取得突破,高质量教研论文较少,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数量与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2)青年教师有待进一步成长。尽管学位点教师年龄集中分布在36-45岁,初步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但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数量偏少,在国内外的活跃度和学术影响力不高,40岁以下青年教师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便形成丰富的人才储备,对学位点形成长期的强有力支撑;
(3)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尚未取得突破;野外观测基地和研究平台构建相对滞后,仍需进一步探索长效的野外平台建设维持机制以更好地支撑学位点建设;
(4)研究生科研成果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近年来研究生在高质量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优秀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成果偏少,有待进一步增强;
(5)科技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位点教师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指导实践、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能力和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具有高度社会影响的咨询调研报告偏少。
2022年4月4日